海財經·證券導報11月27日訊(記者 曾麗園)記者從11月26日舉辦的“高標準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海南省國資國企“十四五”時期發展改革成效專場上獲悉,截至2025年10月底,海南省屬重點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7390億元,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19.82億元。
海南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馬詠華在發布會上表示,五年來,全省國資系統以深化改革為核心,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資產總額明顯提升。截至2025年10月底,省屬重點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7390億元,是“十三五”末的3.5倍,資產負債率39.3%,在全國各省市省屬國企中的市場負債率最低。3家企業資產突破千億,百億級企業由“十三五”末的4家增至8家。
營業收入翻倍增長。截至2025年10月底,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19.82億元,是“十三五”末的2.8倍。綜合效益穩步增長,2024年底,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2.8億元,“十四五”期間省屬企業上繳稅收255.64億元,綜合財力貢獻達488億元。
固定投資累計破千億。“十四五”期間省屬企業加大項目挖潛力度,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56.81億元,年均增速超20%。2025年預計固定資產投資428.48億元。
省屬企業信用水平穩步提升。目前省屬企業融資規模達到1569.86億元,債券存量規模增至321億元,19家企業達到AA及以上信用評級,其中有5家企業AAA信用評級。
此外,省國資委還推動國有資本、資產、資源向優質企業、優選行業、上市公司集中,形成了新國資格局:完成了海南交通投資集團的重組整合,打通交通建設上下游完整產業鏈,成為全省高速公路、附屬設施及國省道項目建設主力軍,并建設了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和海南環島旅游公路。歷時4年完成海南水發重組,先后承擔6個國家級、18個省級海南水網重點水利項目建設管理與前期工作。推動完成了海南控股吸收合并海南鹽業、南海漁業與海洋發展整合為海洋集團、海南華盈重組為海南國資運營等一系列戰略性重組整合。
在資本市場上,“十四五”期間省國資系統新增上市公司7家,目前有上市公司12家。截至2025年8月末,省屬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總額達1190億元,較“十三五”期間增長超700億元。省屬企業通過參與破產重整、跨領域股權收購、增資、并購等方式,獲取了合盛農業、美蘭空港、廈門華特、海南發展等公司的控股權,進一步改善了省屬企業經營發展實力。省屬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2025年1-10月已批復企業發債30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200億元的水平,5年來累計批復企業發債超過700億元。
在科技創新方面,2024年,省屬企業研發投入增至12.56億元,約為“十三五”末的10倍,研發強度由0.12%提升至0.63%。新增國家級實驗室1個、研發中心1個,省級實驗室、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共21個,高新技術企業增至43家,“專精特新”企業增至18家。科技創新成果涌現,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落戶海南并正式運營,成功完成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海南航芯高科技產業園項目首期竣工投產,標志著海南自貿港破局性、引擎性的項目邁出新步伐。
展望“十五五”,馬詠華表示,省國資系統將以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更寬視野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深度謀劃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動更多省屬企業進入國內外一流企業行列,持續擔當自貿港建設的主力軍、“五向圖強”的先鋒隊、新質生產力的引領者、國有資本新價值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