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內ETF市場迎來跨越式發展,新成立ETF基金數量與發行規模均突破歷史紀錄,成為2004年以來發行最為活躍的一年。
以基金成立日為統計口徑,Wind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中國ETF市場年度發行數量首次突破300只整數關口,達到320只。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新成立ETF基金發行規模達2496.77億元,無論是基金數量還是募集規模,均顯著超越了過往所有年份。對比來看,2024年新成立基金169只,發行規模1217.31億元;此前的發行規模高點為2022年的1575.37億元和2021年的1914.12億元。2025年的數據無疑將ETF市場推上了一個新的量級。
從產品類型看,今年新成立的股票型ETF共282只,發行規模1546.84億元,占據主導地位。與此同時,債券型ETF異軍突起,全年新成立32只,發行規模高達914.83億元,占比大幅提升至36.75%,成為推動總規模創紀錄的重要力量。
股票型ETF方面,追蹤科創板相關指數、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港股通等主題的權益類ETF也層出不窮,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精細化的布局工具。例如,平安中證A500ETF、建信上證科創板綜合ETF等權益產品發行規模也均超過19億元,顯示出市場對成長板塊的持續關注。
債券ETF型方面,天弘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博時深證基準做市信用債ETF和南方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等6只產品發行規模達到3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發行規模排名前28位的ETF清一色為債券類產品,募集規模都超過28億元,且多數認購天數極短,反映了市場對穩健收益產品的旺盛需求。
縱觀歷年的發展,國內ETF市場并非一帆風順。自2004年國內第一只ETF上證50ETF成立,直到2015和2016年,新成立的ETF基金數量僅為21只和12只。近些年,ETF產品因其風險分散、成本低廉、交易透明等特點,獲得眾多投資者青睞,成為A股市場證券投資基金的主要品種之一。自2019年起,ETF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每年新成立基金數量持續保持在90只以上,發行規模突破千億元,至今年已經連續7年維持在千億元以上,2025年以來更是突破了2000億元。
面對持續擴張的市場需求,各大基金管理公司紛紛加速布局ETF賽道。從基金管理人來看,頭部機構仍占據主導地位。富國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鵬華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天弘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領先公司密集推出多只產品,產品線覆蓋面廣,市場競爭持續升溫。
與此同時,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也積極參與2025年的ETF發行浪潮,通過聚焦細分賽道與創新產品設計,實現了差異化發展。數據顯示,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已成功推出多只特色ETF,展現出靈活的戰略布局與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例如,萬家基金共計發行了5只新ETF,包括萬家深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萬家中證800自由現金流ETF、萬家中證機器人ETF、萬家國證港股通科技ETF以及萬家創業板50ETF,布局涵蓋債券、紅利因子、科技創新及港股等多個方向。永贏基金同樣發行了5只產品,如永贏上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永贏中證A500ETF、永贏國證自由現金流ETF、永贏國證通用航空產業ETF以及永贏國證商用衛星通信產業ETF,顯示出在細分主題指數領域的持續深耕。
這些中小基金公司以及新銳力量雖然單只產品規模通常不及頭部巨無霸產品,但它們在全球配置、主題投資等特色領域的探索,極大地豐富了ETF市場的產品多樣性,滿足了投資者更加精細化的需求,共同構成了2025年ETF市場百花齊放的生動圖景。
稿件來源網址:https://h5.stcn.com/pages/detail/detail?id=3497095&jump_type=reported_info
關鍵詞: 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