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財經·證券導報記者 林師煒
在南海之濱的椰風濤聲里,每當夜幕初垂,位于文昌城區的天宇家具廣場的璀璨燈火總會為這片僑鄉點亮夜的旖旎。這方由陳禮豪親手打造的“家居天地”,承載著一位游子筑夢桑梓的滾燙理想。
海南富益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海南富益實業)的掌舵人——陳禮豪,是文昌籍港澳青年赴瓊奮斗的創業者,亦是瓊港兩地商務交流的架橋者之一。在瓊十余載耕耘,陳禮豪的事業版圖在他的故鄉文昌逐漸開枝散葉:目前其名下已經開設了多家企業,業務涵蓋家居建材、汽車檢測、新能源設備服務等多個領域,累計帶動近500名鄉親在“家門口”就業。
引港深管理智慧 辦實業反哺桑梓
從香港到海南,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遷徙,也是一趟反哺桑梓的歸程,更是一項新事業的啟航。
“我是土生土長的文昌人,盡管在繁華的香江闖蕩多年,但我始終牽掛著故鄉的椰子林。帶著我的企業回到文昌,將根扎進文昌,陪著家鄉人過上好日子,是我最樸素的心愿。”陳禮豪稱。
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號角吹響,陳禮豪在回文昌探親途中感受到了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家鄉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改善,內地南下的人才也越來越多。”在參加了文昌市政府的招商引資活動后,他決心跟隨著時代的步伐和內心的召喚,回故鄉開創新的事業。
這一年,陳禮豪憑借在香港從事多年裝修設計和家具銷售積累下的豐富經驗,投資300萬元創辦了海南天宇家居有限公司(下稱天宇家居)。天宇家具廣場的開設迎合了當時家具行業消費升級的浪潮,家具廣場共5000余平方米,里面匯聚了國內外知名的家居品牌,設有多個品類主題館,配送服務快捷,憑借著良好的口碑,很快家具廣場便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效益,成為陳禮豪日后事業發展的基石。

海南富益實業旗下天宇家具廣場?
家具銷售和物業管理都與房地產市場緊密相連,在與顧客的交流中,陳禮豪發現家具消費者對居住配套服務的需求日益提升,敏銳地捕捉到了海南物業服務市場的商機。經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考察,陳禮豪發現海南房地產業態豐富,但恰恰與其配套的優質物業管理市場仍存不足。
由于常年在香港、深圳兩地穿梭,陳禮豪熟悉兩地物業企業在管理方面的優勢。2013年,他引進香港和深圳的物業管理團隊,在文昌創辦了海南文昌天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天宇物業),將港深兩地較為完善的物業管理經驗及行業標準規范帶到了文昌,填補了本地物業精細化服務的缺口。
與自貿港同頻共振 把握時代脈搏開拓事業版圖
從香江到瓊島,陳禮豪的人生軌跡始終與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同頻共振。十余年來,他的事業版圖也隨著家鄉發展同步擴張。
“這片土地的每一次嬗變,都給了我們順勢而為的機會。”在海南自貿港建設啟動后,商業嗅覺敏銳的陳禮豪與他的團隊緊鑼密鼓地開始了新一輪的商務考察。
“旅游業是海南自貿港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海南正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所以我們謀劃在文昌打造一個以濱海特色休閑旅游為主題的餐飲項目,將文昌的椰風海韻與海鮮美食結合,豐富文昌的旅游經濟業態。”在做好規劃后,2019年,陳禮豪與合作伙伴共同投資打造了文昌清瀾高隆灣海鮮廣場。該廣場占地60畝,累計吸引了四十多個商家入駐,助力近300名文昌本地人實現創業就業。經過精心培育,文昌清瀾高隆灣海鮮廣場已經成為游客到文昌必去打卡的熱門景點之一。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陳禮豪發現,家鄉的公路越來越寬,公路上的汽車也越來越多。很快他就萌生了向汽車服務行業進軍的想法。
“汽車服務對我而言也是一個全新的業務領域。但是,家鄉需要,市場需要,我就要帶著大家一起闖。”2020年,陳禮豪成立海南富益實業,整合天宇家居資源,同時投資創辦了文昌天宇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和海南富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將業務觸角延伸至機動車檢測服務及新能源充電服務領域。
眼下,陳禮豪開始著手布局連鎖牛肉火鍋門店業務。已回鄉十余年的陳禮豪,其創業激情絲毫未減,依舊在新賽道沸騰。
“先行者”變“引路人” 為港澳青年創業者牽線搭橋
“青年人有闖勁,但缺平臺;港澳的資源很豐富,但缺落地。在最近幾年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很多港澳青年和當年的我一樣,對海南市場是既向往又迷茫。”陳禮豪說。
作為在海南闖蕩多年的港澳企業家,陳禮豪深知信息壁壘、文化差異、資源匱乏是橫亙在港澳青年創業者面前的三座大山。?
為引導港澳青年赴瓊創業,陳禮豪積極鋪路搭橋,由“先行者”成為“引路人”,為港澳青年到海南自貿港創業提供“導航”,協助香港青年來海南參與建設。
“海南自貿港的資源稟賦在于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深海、航天、種業等特色產業集群。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涵蓋創業扶持、稅收優惠、跨境合作便利化等多個方面,但需要加強政策宣傳普及,讓更多企業和人才讀懂、用好自貿港政策。”陳禮豪說。
近三年來,為了讓更多港澳青年讀懂海南自貿港政策,陳禮豪組織多場“創業導師面對面”活動,邀請港澳企業家來文昌傳經送寶。由他參與組織的“港澳文昌青年創業對接計劃”已成功帶動300余人就業。2023年,他力促香港文創團隊到文昌舉行“航天+國學”研學項目,為50多名返鄉大學生提供了實習崗位。為搭建港澳青年創業的一站式平臺,陳禮豪還參與組織成立了海南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他和團隊為港澳青年提供詳盡的政策解讀、產業引導、項目對接等全方位服務,為港澳青年的創業夢錨定方向。
陳禮豪深知,閉門造車難有突破,唯有“走出去”才能開眼界、學經驗。于是,他親自帶隊組織文昌會文鎮的企業家們先后奔赴廣東、浙江等地,考察學習標準化生產、電商直播、農旅融合等經驗。如今,在他的帶動下,文昌會文鎮已有5家企業借鑒外地模式升級了生產線,其中2家與島外經銷商達成了合作,讓帶著椰香的家鄉特產走進了更多城市的商超。
每每回顧自己的創業之路時,陳禮豪總是謙遜地稱自己為海南發展的“受益者”,是一位“守著鄉愁干活的人”。“是家鄉成就了我的事業,我也要把助力家鄉發展作為我的事業。”站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起點上,陳禮豪的藍圖已然繪就:他要架起瓊港澳溝通的橋梁,讓更多項目、更多人才在文昌生根發芽;他還要帶著更多的家鄉年輕人走出去,去更廣闊的世界開辟更精彩的事業。
關鍵詞: 海南自貿港·港澳企業活力啟航 海南富益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