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股回調過后,險資繼續開啟買買買模式。
記者近日統計發現,10月以來,中國平安及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壽買入招商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合計斥資約1.73億港元。


具體來看,中國平安及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壽增持招商銀行H股約299萬股,斥資約1.39億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占該行H股比例約17%;增持郵儲銀行H股約642萬股,斥資約3441萬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占該行H股比例約17.01%。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系”此次增持是在銀行股回調之后。7月以來銀行股持續回調,7月1日至9月30日,銀行板塊(申萬二級行業分類)累計下跌超10%。港股市場銀行股也有所回調,截至9月30日收盤,7月以來招商銀行H股累計下跌超10%;郵儲銀行H股較7月最高點累計跌幅超5%。
在業內人士看來,10月以來,全球市場面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沖擊,以銀行、保險為代表的大金融板塊成為市場防御標的首選,險資此時買入銀行股可以抵御不確定性沖擊。
上海一家大型險資機構權益投資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后續建議關注關稅事態出現緩和跡象的時間信號,此類信號出現后,市場即可轉入進攻波段。“總體來看,我們會關注市場結構性機會:穩健的高股息標的,包括金融、電信、交運等紅利板塊;海外不確定性升高下具備政策逆周期調節預期的泛消費、新消費。”
展望未來,在險資持續增加權益資產配置的背景下,銀行等紅利資產依舊會是險資配置重點。
中泰證券發布研究報告表示,在當前政策環境與宏觀環境背景下,險資入市提高權益投資占比態勢逐漸深化,同時美國與日本的經驗則證明該路徑的可行性。而在股票投資中,銀行板塊憑借其高股息的特點更受險資青睞,在政策、利率不變的背景下,預計險資在未來將進一步加大銀行股的持倉比例。
中泰證券認為,銀行股有兩條投資主線:一是擁有區域優勢、確定性強的城農商行,區域包括江蘇、上海、成渝、山東和福建等;二是高股息穩健的邏輯,重點推薦大型銀行,例如六大行。
從業績基本面來看,銀行全年業績有望保持穩健。國泰海通證券發布研究報告認為,銀行業績波動較小,利潤基本保持平穩正增長,2025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利潤增速達0.8%,全年來看,業績有望保持穩中向好的趨勢。從邊際變化的角度來看,銀行息差的同比降幅有望持續收窄,利好業績表現。
延伸閱讀

稿件來源網址: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510163536319790.html
關鍵詞: 險資 銀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