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供應量(M2)、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速都明顯高于經濟增速,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穩固。
????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持續發力,降準降息等一攬子貨幣政策效果不斷顯現,人民幣貸款保持較高增速,貸款利率低位運行,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直接融資對社融規模
????拉動作用明顯
????初步統計,2025年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7.08萬億元,同比增長8.7%。
????2025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0.0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4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4.54萬億元,同比少增8512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946億元,同比少減1117億元;委托貸款減少572億元,同比多減417億元;信托貸款增加2004億元,同比少增1558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3011億元,同比多增4487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57萬億元,同比少151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11.46萬億元,同比多4.28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3168億元,同比多1463億元。
????此外,從9月份來看,當月新增社融3.53萬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今年以來政府債券發行提速,企業發債和股權融資渠道也更加暢通,直接融資對社會融資規模的拉動作用明顯。其中,政府債券對社會融資規模發揮主要支撐作用,特別是國債和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進度較快,用于支持“兩重”“兩新”、置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對擴內需、保民生、防風險、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受益于政策端對科創債、民企債的支持力度加大,疊加發債利率處于低位,企業發債融資增多,對社會融資規模快速增長也有較強支撐。
????信貸規模增長
????結構優化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4.75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30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3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3.4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5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8.29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475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121億元。
????9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70.39萬億元,同比增長6.6%。在貸款規模合理增長的同時,信貸結構也在持續優化。記者從央行了解到,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36.09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5.02萬億元,同比增長8.2%,以上貸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從9月份來看,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9萬億元。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記者表示,9月份作為季末月份,信貸投放會季節性加碼,但為平緩信貸節奏,在規模和效益之間尋求平衡,9月份也不會集中沖量,整體信貸規模保持穩健。從影響因素看,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推進、企業經營景氣度環比改善、出口延續韌性、兩項財政貼息和穩地產政策逐步顯效,以及貸款利率維持低位等形成一定拉動。
????此外,貸款利率持續保持低位水平。記者獲悉,9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1%,比上年同期低約40個基點;個人住房新發放貸款(本外幣)加權平均利率約為3.1%,比上年同期低約25個基點。
????實體經濟供求關系
????有望更加均衡
????9月末,M2余額335.38萬億元,同比增長8.4%。狹義貨幣(M1)余額113.15萬億元,同比增長7.2%。流通中貨幣(M0)余額13.5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前三季度凈投放現金7619億元。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近幾個月M1增速回升態勢明顯,除了去年同期低基數影響外,也與企業和居民定期存款活化有關。今年以來,M1—M2剪刀差明顯收斂,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活躍度提升、個人投資消費需求回暖等積極信號。
????當前,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業內專家表示,四季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對實體經濟較強的支持力度,財政政策也在積極發力,前期推出的促消費、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將繼續逐步顯現。近期產業政策力度也在加大,對投資持續形成支撐,支持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中長期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穩步推進,實體經濟供求關系有望更加均衡,經濟循環也將更加順暢,有助于經濟長期行穩致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金融總量規模已經很大。社會融資規模存量超過430萬億元,M2余額超過330萬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超過320萬億元,貸款余額超過270萬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龐大的資金規模,比較好的滿足了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很難再實現以往的快速增長態勢,這與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一致的。未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主要通過利率路徑,要更加關注利率含義,把握好量價協同以及貸款、債券、理財等不同市場利率之間的協同,有效發揮利率調控機制的作用,更好激發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意愿,提振實體經濟有效需求。
稿件來源網址:http://www.zqrb.cn/finance/hongguanjingji/2025-10-15/A1760535695678.html
關鍵詞: 社會融資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