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等9部門近日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從5方面提出19項具體措施,包括:開展“服務消費季”系列促消費活動;支持優質消費資源與知名IP跨界合作;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延長熱門文博場館、景區營業時間,優化預約方式,鼓勵推行免預約;優化學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
受訪專家表示,《政策措施》旨在更大力度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具體措施充分展現出政策的全面性、創新性和前瞻性。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實施,我國服務消費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繁榮發展,在支撐國民經濟更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加豐富多彩、高品質的生活體驗。
服務消費是促進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撐,也是消費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服務消費增勢穩定,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1%,快于商品零售額增速。其中,“旅游+”“體育+”等融合消費場景加快培育。旅游出行、文體相關服務零售額均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9項具體任務措施從培育平臺到豐富供給,從激發新增量到加強支持保障、再到健全統計監測制度,每一項舉措都緊密圍繞服務消費市場的痛點和需求,精準發力。
在培育服務消費促進平臺方面,《政策措施》明確,實施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印發《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工作方案》,從加強政策支持、搭建平臺載體、擴大對外開放、強化標準引領、優化消費環境等方面提出工作舉措;開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試點城市建設。
隨著經濟發展,居民消費從注重物質轉向物質與服務并重,且對服務品質、種類要求更高?!墩叽胧穼ξ幕Ⅲw育、教育等領域進行了部署,如挖掘傳統文化IP市場價值,打造服務消費新場景;鼓勵引進國外優秀體育賽事,支持地方舉辦大眾體育賽事;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訓市場等。
《政策措施》還提出,加快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覆蓋面;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實際對普惠托育機構給予場地支持和適當運營補助;放寬中高端醫療、休閑度假等領域市場準入,減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資、民營資本進入,增加優質服務供給。
付一夫認為,當下民眾對服務消費的需求日益多元,《政策措施》聚焦“一老一小”、健康醫療等領域,像養老托育、家政服務等,旨在解決民眾生活痛點,提升生活品質,增強民眾幸福感。比如我國養老服務需求激增,政策圍繞此展開部署,可緩解養老服務壓力。
此外,《政策措施》要求加強財政金融支持。包括:統籌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各類資金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旅游、養老、托育、體育等服務設施建設;支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按市場化原則投資符合條件的服務消費企業,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服務消費相關領域投資;綜合運用貨幣信貸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機構擴大服務消費領域信貸投放,加大對服務消費領域經營主體信貸投放力度,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可持續支持服務消費;加大消費信貸支持力度等。
“隨著經濟發展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服務消費市場正邁向新的發展階段?!闭雇磥矸障M市場的發展趨勢,付一夫說,從需求端看,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對精神文化、健康養生、教育培訓等領域的服務需求日益旺盛。同時,人口結構變化也在重塑需求。
供給側同樣發生著深刻變革,科技賦能服務消費成為關鍵趨勢。付一夫表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促使服務更高效、個性化。并且各服務領域融合發展態勢明顯,如“文旅+體育”“康養+醫療”等跨界業態不斷涌現,將創造出更多新的消費場景與增長點。
稿件來源網址:https://www.cnstock.com/commonDetail/521636
關鍵詞: 《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