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自上而下的市值管理改革熱潮正在資本市場掀起。4月7日以來,超50家央企發布增持、回購公告,中國國新、中國誠通1800億元增持計劃出爐,央企集團近300億元增持、回購資金火線馳援。廣東、北京、上海等十余省市國資委密集發聲。
業內人士表示,市值管理相關公告數量的爆發式增長,體現了相關政策效應正逐步顯現。下一階段,國企分紅提升、并購重組、公司治理改善等市值管理舉措落地值得期待。
央企增持回購提振市場信心
4月7日以來,多家中央企業宣布增持、回購股份等市值管理舉措,通過真金白銀傳遞發展信心,穩定資本市場預期。
中國國新、中國誠通兩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率先行動,在近期已主動增持股票、ETF等資產的基礎上,宣布擬運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進一步增持A股資產;中無人機、中國核電在近期開展上市以來首次回購;亞普股份控股股東開展上市以來首次增持;兵器工業集團、通用技術集團明確成立集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專項工作組;中遠海控、上海能源、中國石化等多家央企近日在預案披露次日就已實施增持、回購……
據不完全統計,50余家央企集團集中表態看好資本市場,央企公告的擬增持、回購規模近300億元,約占同期市場的32%。約五成央企擬實施的增持、回購金額占流通市值的1%以上。
不僅如此,國家能源集團、中國電子、南方電網、國家電投、中國華電、通用技術集團、中國節能、中交集團等央企集團均作出提高資源整合力度、推動優質資產上市等表述,部分央企集團還提出提高股東回報等市值管理舉措。
“央企市值管理納入負責人業績考核實際上已經試行了2-3年,2024年開始進行整體推進,預計2025年將全部落地實施。”榮正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鄭培敏表示,增持、回購是典型的市值管理工具,央企通過增持、回購等手段維護市場穩定,推動市場重新評估央企的投資價值。
中國企業改革研究會研究員周麗莎認為,央企的增持、回購行為向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增強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市場。
招商證券分析師林喜鵬認為,近期央企就穩定市場及時發聲并付諸行動,不僅反映了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等機制有效提高央國企的市值管理動力,也意味著部分央企已就市值管理建立了較高效的流程管理與響應機制。
一省一策激活資本新動能
近日,多地國資發聲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一些地方國資以“一省一策”的方式開辟市值管理新實踐。
安徽省國資委、安徽證監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省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若干事項的通知》提出,在并購重組方面,鼓勵聚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并購重組,打造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在穩定投資者回報預期方面,鼓勵優先考慮現金分紅,增加現金分紅頻次,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在增強投資者信心方面,建立常態化股票回購增持機制,鼓勵用好用足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
上海市國資委印發的《關于加強上海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從并購重組、股票回購增持、投資者回報、激勵約束機制、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等六方面,支持監管企業和上市公司用好各類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
山東省國資委與山東證監局簽署的《關于推動山東轄區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提出,省屬企業要以市值管理為抓手,綜合運用增持、回購,加大分紅頻次與力度,規范信息披露,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等方式,持續維護好資本市場形象。
招商證券數據顯示,近一周地方國企的擬增持、回購規模合計超200億元,約占同期市場的23%。國資央企、地方國企上市公司近一周擬增持、回購規模合計達到全市場的55%。
鄭培敏表示,各地國資以政策引導為核心,結合工具創新和合規要求,推動上市公司從“重融資”轉向“回報投資者”,大力提升市場穩定性與信心,有助于市場對國企估值體系重新評估,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稿件來源網址:https://www.cs.com.cn/xwzx/hg/202504/t20250417_6486044.html
關鍵詞: 增持回購 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