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作為“國產GPU第一股”的摩爾線程中簽結果公告。多家機構憑借巨量資金的申購得以獲配,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機構獲配初步配售股數約3858.96萬股,占網下最終發行比例的98.44%,其他類型投資者占比1.56%。
公募基金方面,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獲配數量居首,獲配額度均超過3億元。此外國泰基金、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泓德基金等亦有斬獲,產品類型涵蓋了主動權益基金、行業指數基金和部分LOF產品。單只公募產品中,獲配額度從幾百股到一萬多股不等,多只基金均獲配15468股,金額約為176.77萬元。
摩爾線程在線上線下申購端的火爆也是資金對算力板塊熱情高企的折射。11月26日,相關概念股繼續大漲,光模塊公司龍頭股中,中際旭創全天上漲13.25%,股價報收543.22元/股,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6000億元;新易盛和天孚通信分別漲超8%和6%。
ETF方面,通信ETF、通信設備ETF、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大成、云50ETF、5G通信ETF等漲超5%;部分跟蹤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的ETF也漲超4%,成交量亦有不同程度的放大,多只產品全天換手率超過30%。
近期,科技股持續高位震蕩,主要原因系全球市場充斥著對AI投資回報比的擔憂。
“展望后市,我們認為對于AI投資回報比的討論會長期存在,從而使該領域的波動加大,但并不意味著產業趨勢發生根本改變,故而板塊自身仍然能夠成為未來的投資主線。此外,我們仍長期看好國產替代趨勢。”國泰基金認為。
富榮基金基金經理郭梁良表示,首先,海外算力中,國內企業在光模塊、PCB這兩個環節已經證明了自己在全球的競爭力,業績確定性和成長性較強,產業鏈景氣度高,估值和業績匹配程度高,后續增長動力或將來自2027年業績釋放和新技術突破帶來的預期升級,因此當前重點關注海外算力、存儲和儲能出海三個方向。
在板塊行至歷史高位之際,也有公募表達了謹慎樂觀的態度。中歐基金基金經理馮爐丹認為,經過前期較大幅度的上漲,AI板塊整體估值已不再處于低位區間,部分熱門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對未來多年高速成長的樂觀預期。當前投資機遇與風險并存,機遇在于AI技術正處于加速迭代和商業化落地的黎明期,產業天花板極高。但風險在于,高估值意味著對業績兌現的要求更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流動性及宏觀因素變化的沖擊,板塊波動性會顯著加大。
稿件來源網址: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3513886.html
關鍵詞: 摩爾線程 公募 算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