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和同比表現均較上月改善,核心CPI同比漲幅連續第5個月擴大,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降幅繼續收窄。專家分析認為,9月消費市場總體平穩,物價水平持續修復。
9月份,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0%,漲幅連續第5個月擴大,為近19個月以來漲幅首次回到1%;PPI環比繼續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
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是帶動9月份核心CPI同比漲幅擴大的重要原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介紹,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漲幅連續第5個月擴大,同比上漲1.8%。工業消費品中,金飾品和鉑金飾品價格分別上漲42.1%和33.6%,家用器具、家庭日用雜品和通信工具價格分別上漲5.5%、3.2%和1.5%,漲幅均有擴大。服務價格漲幅較為穩定。
不僅核心CPI、PPI同比持續向好,9月CPI同比也改善,降幅比上月收窄0.1個百分點。光大證券研究所宏觀分析師劉星辰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CPI同比降幅較上月收窄主要受非食品價格驅動。一是金價上漲帶動金飾品和鉑金飾品價格漲幅繼續擴大;二是在擴內需、整治低價競爭背景下,家用器具、通信工具價格繼續改善。誠通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宗光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家用器具分項上漲主要受低基數影響和以舊換新政策落地帶動。
展望未來,劉星辰認為,CPI單月同比有望實現上漲,預計PPI同比仍將持續改善,但空間有限。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判斷,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市場供求關系逐步改善,2025年全年CPI同比有望實現上漲0.1%,PPI同比下降2.7%。
李宗光認為,雖然目前物價運行出現了不少積極的信號,但也要看到CPI、PPI整體仍在低位運行。因此,逆周期調節應該加力提效,總量政策持續發力、靠前發力,用足用好政策資源。他特別提醒,過去一年,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對CPI拖累明顯,需重點關注。
在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穩物價仍需要進一步綜合施策。抓緊落實落細《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適當放松政府和社會集團消費限制等都是可做“加法”的著力點,加快推進“兩重”項目落地還有較大潛力。
稿件來源網址: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3383439.html
關鍵詞: CPI